內部控制制度規劃設計範圍:
一、會計制度(依『證券發行人財務報告編製準則』訂定)(103.08.13)
(一)總說明。
(二)帳簿組織系統圖。
(三)會計項目、會計憑證、會計簿籍與會計報表之說明與用法。
(四)普通會計事務處理程序。
(五)成本會計事務處理程序。(#2)
二、內部控制制度(依『公開發行公司建立內部控制制度處理準則』訂定)
(103.09.22)
(一)明確之內部組織結構、呈報體系,及適當權限與責任,並載明經理人
之設置、職稱、委任與解任、職權範圍及薪資報酬政策與制度等事項
。(#5)
(二)銷售及收款循環:包括訂單處理、授信管理、運送貨品或提供勞務、
開立銷貨發票、開出帳單、記錄收入及應收帳款、銷貨折讓及銷貨退
回、客訴、產品銷毀、執行與記錄票據收受及現金收入等之政策及程
序。(#7)
(三)採購及付款循環:包括供應商管理、代工廠商管理、請購、比議價、
發包、進貨或採購原料、物料、資產和勞務、處理採購單、經收貨品
、檢驗品質、填寫驗收報告書或處理退貨、記錄供應商負債、核准付
款、進貨折讓、執行與記錄票據交付及現金付款等之政策及程序。
(#7)
(四)生產循環:包括環境安全管理、職業安全衛生管理、擬訂生產計畫、
開立用料清單、儲存材料、領料、投入生產、製程安全控管、製成品
品質管制、下腳及廢棄物管理、產品成分標示、計算存貨生產成本、
計算銷貨成本等之政策及程序。(#7)
(五)薪工循環:包括僱用、職務輪調、請假、排班、加班、辭退、訓練、
退休、決定薪資率、計時、計算薪津總額、計算薪資稅及各項代扣款
、設置薪資紀錄、支付薪資、考勤及考核等之政策及程序。(#7)
(六)融資循環:包括借款、保證、承兌、租賃、發行公司債及其他有價證
券等資金融通事項之授權、執行與記錄等之政策及程序。(#7)
(七)不動產、廠房及設備循環:包括不動產、廠房及設備之取得、處分、
維護、保管與記錄等之政策及程序。(#7)
(八)投資循環:包括有價證券、投資性不動產、衍生性商品及其他投資之
決策、買賣、保管與記錄等之政策及程序。(#7)
(九)研發循環:包括對基礎研究、產品設計、技術研發、產品試作與測試
、研發記錄與文件保管、智慧財產權之取得、維護及運用等之政策及
程序。(#7)
(十)其他管理辦法-包括:
1.印鑑使用之管理。
2.票據領用之管理。
3.預算之管理。
4.財產之管理。
5.背書保證之管理。
6.負債承諾及或有事項之管理。
7.職務授權及代理人制度之執行。
8.資金貸與他人之管理。
9.財務及非財務資訊之管理。
10.關係人交易之管理。
11.財務報表編製流程之管理,包括適用國際財務報導準則之管理、會
計專業判斷程序、會計政策與估計變動之流程等。
12.對子公司之監督與管理。
13.董事會議事運作之管理。
14.股務作業之管理。
15.個人資料保護之管理。
16.審計委員會議事運作之管理。
17.薪資報酬委員會運作之管理。
18.防範內線交易之管理。(#8)
(十一)電腦化資訊系統-包括:
1.資訊處理部門之功能及職責劃分。
2.系統開發及程式修改之控制。
3.編製系統文書之控制。
4.程式及資料之存取控制。
5.資料輸出入之控制。
6.資料處理之控制。
7.檔案及設備之安全控制。
8.硬體及系統軟體之購置、使用及維護之控制。
9.系統復原計畫制度及測試程序之控制。
10.資通安全檢查之控制。
11.向本會指定網站進行公開資訊申報相關作業之控制。(#9)
(十二)內部稽核實施細則:
1.銷售及收款循環稽核。
2.採購及付款循環稽核。
3.生產循環稽核。
4.薪工循環稽核。
5.融資循環稽核。
6.不動產、廠房、及設備循環稽核。
7.投資循環稽核。
8.研發循環稽核。
9.其他管理辦法稽核。
10.電腦化資訊系統稽核。
處罰。